来源:中国经济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月31日14时,今年第21号台风“康妮”以强台风级别登陆中国台湾台东县沿海,成为1951年以来10月下半月登陆台湾的最强台风,也是最晚登陆台湾的强台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台湾媒体报道,截至11月1日上午,“康妮”带来的暴风雨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200多人受伤,近80万户停电。
“康妮”在穿越台湾后,强度减弱为热带风暴,1日下午14时从浙江温岭石塘镇不到10公里的近海掠过。如果“康妮”登陆浙江,将成为有记录以来一年中登陆浙江最晚的台风。
此外,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发布消息称,截至10月31日早8时,台风“潭美”及“康妮”在菲律宾共造成150人死亡,29人失踪,受灾人数超过749万。
为何10月深秋还有强台风登陆多国?为何今年的台风屡屡带来创纪录的降雨?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劭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10月底在江浙沪还有这样强度的台风,在历史上还是很少见。“海洋表面温度增加导致西太平洋台风季明显延长,并且移动路径和影响范围有北移趋势,极端降雨和强风事件的发生概率增加。”
秋台风多是“狠角色”
提起台风,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它是夏季的“特产”。实际上,一年四季都会有台风生成。在气象学上,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被称为“秋台风”。数量上,夏台风略多。但从强度来看,秋台风中有更多“狠角色”。
在1949年至2023年登陆我国的秋台风中,34.88%为台风级别,17.95%以强台风级别登陆,4.10%为超强台风级别。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路径偏南,平均强度更强,登陆时往往造成严重损失。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就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17级,62米/秒)。
秋台风为什么那么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介绍,因为秋台风绝大多数生成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离我国陆地比较远,使台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长的发展时间。另外,即使现在仍是秋天,但此时的海温依然比较高,有利于台风的增强。
事实上,许多影响严重的热带风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称为台风,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这种热带气旋称为飓风)都发生在秋季。
在大西洋,飓风“泽塔”于2020年10月28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科科德里登陆 ,强度达到3级。飓风以创纪录的速度向内陆移动,导致弗吉尼亚州数十万人断电。
2018年10月中旬,飓风“迈克尔”登陆佛罗里达州,达到5级强度。2012年10月下旬,飓风“桑迪”席卷美国东海岸,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风暴之一。这场风暴登陆后演变成一场超级东北风暴。“桑迪”引发的洪水和强风造成100多人死亡,并造成了数百亿美元的损失。
加勒比地区和中美洲遭遇的一些最具破坏性的飓风也发生在10月和11月。其中包括飓风“埃塔”和飓风“伊奥塔”,这两场飓风在2020年11月相隔两周内几乎在尼加拉瓜的同一片海岸登陆,造成巨大损失。
孙劭表示,造成今年中国周边秋台风生成和登陆数偏多的背后原因包括海温偏高、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热带辐合带活跃等,这也是诞生于深秋时节的台风“康妮”之所以能达到超强台风级并影响浙闽地区的主要原因。
台风为何屡屡带来创纪录强风雨
无论台风“康妮”是否会二次登陆,都会给我国东南沿海带来强劲的风雨天气,多地雨量预计将打破历史同期纪录。
气象部门此前预报,11月1日14时至2日14时,浙江东北部、上海、江苏东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
其中在上海,雨势会十分猛烈,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降水将持续到2日凌晨。截至11月1日下午4时,上海各主要站点累计降雨量已经超过100毫米,很有可能创造1951年来11月单日降雨纪录。
在深秋的强台风和暴风雨背后,与人为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否有关联?
亚太台风研究中心科学主任陈仲良教授11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2024气候科学大会上告诉澎湃新闻,两者之间确切的关联暂时还不清楚。“气候变化会导致大气环流改变 (例如副热带高压的北移),而台风的形成和移动是受大气环流影响的,这是我们现在研究的方向之一。”
陈仲良表示,在西北太平洋,台风的频次近年有减少的趋势,但强度却有所增加;这部分可能是和全球变暖有关,但也和自然变率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分析说明,后者长期存在,但叠加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台风的频次和强度的变化,变得更难掌握。”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全球变暖,大气的水汽含量增加,台风带来的降雨量,几乎肯定会增加。而越来越温暖的海洋,是否提供了更多的水汽,这要视乎海温与大气饱和度的差异;假如大气本身已经接近饱和,海水就无法蒸发。”他说。
发表评论